![IMG_20160706_163338.jpg IMG_20160706_163338.jpg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daizy889123/1467805175-2846353948_n.jpg&width=247&height=330)
▲時機到了,可以介紹一下我工作的小小空間
0706實習,今天是充實到爆的一天,不過以後會更加的充實。從九點半到四點半,總共參加了兩場會議,從前面那些項目的積累下,漸漸可以了解、聽懂每個環節。今天的兩個新人物都是社區發展的靈魂人物,一位是博物館公部門的代表另一位是幫助大溪文化協會的學術方,在台大讀研究所的厲害老師。在委託方和執行方的溝通和協調之下,看到很多說話的技巧和聽話的技術,有種,簡單聽他好像在誇獎你但是仔細聽...欸?(咳)。另外一個受益良多的東西就是活動真正的意義,年輕的無知真的有點可怕...,總認為主辦方就是想要吸引所有人去觀看,去知道這裡有這麼厲害的東西,只想著要炫耀自己所擁有的資源,但是其實有很大一部份的活動都是為了當地區民認同在地、了解自己社區文化,喚取社區意識為目的。
「主辦方希望有個美好的成果,但是我們所重視的是這一個課程的整個過程。」今天的老師們在討論開會結果的時候,抓出的重點,但是身為執行、承辦方又必須接受。雖然必須接受,但也不是抱著隨便應付的心態,因為是為自己所認同的文化有所作為,所以才會在掙扎的A與B之中,找到大於A+B的C方案,真的非常好奇最後的成果會是怎麼樣的。
下午是早上討論的一系列活動的前一期活動同學的回饋分享,並身體力行。一開始聽老師他們在說「學員、學員」還以為是最多就像老一點的大學生,結果都是一位位比老師還要大好多歲的老老師,在各個領域的專家,專業的地圖老師、音樂老師、社頭老師,期待著社區發展,田野發展有人願意出來執行的這一天。記得有一次上課,一位老先生一拿到上課的講義就在說:「你們這些都太慢了!」那時侯還沒有什麼深切的感受,今天突然有了這些感覺。
社區發展真的是一條很長遠的路,每次都想著今天又要來學習什麼,今天又會有幾個小時的時數,最後又會得到什麼?希望可以將自己放入這個群體裡面,認真的一個暑假,用心地去看看社區發展,文化真正在地的一個發展案例,我想收穫最多的是一份體悟,用心發揮、認識之後的那一份體悟。
▲我們是在小小巷子裡的黃色招牌建築物的小小空間,這個空間,隨時都有驚喜,像是這一帶的名子「迷宮巷」,你永遠不知道這樣的轉彎之後會是怎麼樣的一份精彩。
最後開心的說一下,今天很開心地又有火龍果可以吃,還認識了兩位在木博館的實習生,雖然都是比我大上好多歲的研究生,也不同領域,但是還是很開心:)